从票据、现金到卡证,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一直在迭代。不过,智慧交通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进步空间。4月18日,以“科技创新 低碳出行”为主题的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会在杭州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离线二维码技术方案的推行,令智慧交通完成了第一步。未来,云计算、地图导航、办公协同等能力都将被整合起来,用以服务公交地铁领域。
二維碼技術破局
“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互聯網+公共交通(公交、地鐵)轉型升級是“交通強國”戰略的時代需求。
《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共有公共汽電車65萬輛,增長7%;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56786條,增加3997條;運營裏程106萬公裏,增加8.8萬公裏。與此同時,城市公共汽電車2017年客運量較2016年下降了3%,這已經是常規公交客運量連續第三年下降,公交行業亟待進行轉型升級,來提升乘車體驗,優化線網安排。而改善體驗、提升效率,正是互聯網所長。
此前業內曾嘗試手機NFC支付技術,但是遇到設備兼容性較差、手機普適性低、行業利益鏈複雜等諸多挑戰。在將各種技術嘗試一遍之後,業內發現在中國的現狀下只有二維碼技術可以突破這些限制,也是在兼容性、普適性和用戶使用習慣下的最佳載體。
從2015年底到2016年初,支付寶以二維碼作爲切入點,開始探索離線二維碼技術方案的設計與測試。2016年的8月17日杭州公交掃碼乘公交的開通,標志離線二維碼技術從實驗室正式推向商業化試點。“保證了在0.3秒內,在閘機、手機雙雙離線的情況也可以保證市民順利刷卡乘車。”
2017年5月23日,杭州市民卡與支付寶合作上線了“杭州通支付寶電子公交卡”,7個月即開卡超過330萬,截至今年3月底,杭州通支付寶公交卡累計開卡472萬張,“相當于半年幹了以前兩年的活兒。”杭州市民卡中心董事長徐曉表示。
“傳統行業更願意擁抱互聯網行業,也願意用互聯網行業的技術和優勢給傳統行業帶來新的動力和發展模式。”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處長汪宏宇介紹,2012年首次提出要普及一卡通,同時建立移動支付的新技術方式。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210個地級以上城市實現了互聯互通,僅到去年年底就有190個城市實現了互聯互通,12個有地鐵的城市完成了軌道建設和改造工作。
産業競爭力提升
公交出行一直是個傳統行業,刷卡、投幣等運營了二三十年,有著比較固定的“遊戲玩家”、服務模式和利益格局。推進移動公交,不僅意味著技術方面的探索,還考驗著互聯網企業在産業協同方面的智慧。
此前公交企业零钱清点等现金管理是一大负担。“互联网+公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金管理难问题。来自济南公交的数据显示, 2018年未接入支付宝前的三个月零币收入6235万元,较同期减少923万;与未接入支付宝的前三个月比减少763万元。接入支付宝后,每日人力整理点零币减少近10万元,每日按照1万/天计算,节约10人次。
在基于離線二維碼的技術上,支付寶進一步設計了“電子公交卡”的方案。將傳統的公交卡進行虛擬化,爲公交、卡通、終端等合作夥伴“賦能”,這樣公交公司提升了收銀效率,避免了假幣問題;卡通公司借此實現了信息化和移動互聯網化,後續卡通公司還能進一步挖掘這其中的數據價值。
這種技術的應用還帶來了新的産業機會。成立于2017年6月的杭州市公共交通雲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杭州公交集團、數夢工場、阿裏雲、螞蟻金服、高德地圖、釘釘等互聯網架構和能力資源,聚焦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雲安全等新一代DT技術,推進全國城市公共交通部門的數據融合創新,加速産業轉型升級。
2017年,杭州市民卡與支付寶達成合作,基于支付寶互聯網技術發展水平與公共服務移動支付平台基礎構建,聯合推出“杭州通支付寶公交卡”和“杭州市電子社保卡(市民卡)”。截至2018年3月底,杭州通電子卡累計開卡472萬張,13家杭州市直管醫療機構支持杭州電子社保卡(市民卡)。
“未來互聯網和公共交通網的融合上需要有更高的視野,就是兩張網融合之後要改變什麽,我認爲改變的是如何讓這個城市的産業更具活力,讓城市的産業更具競爭力,讓城市的空間更有效率。我想未來真正成功的公共交通企業,不再是簡單提供交通服務的企業,而是利用公交出行的服務創造新的應用,創造新的價值企業。”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爲。